我國第四代核能技術獲重要突破 目前全球唯一的釷基熔鹽堆建成運行

發布日期:2025-04-17 瀏覽次數:
2786
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日前舉行的“報國講壇”上獲悉,我國第四代核能技術獲重要突破,目前全球唯一的釷基熔鹽堆已在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建成運行,正積極與骨干企業合作,加快推進釷基熔鹽堆工業應用。
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所長、釷基熔鹽堆核能系統先導專項負責人徐洪杰研究員,在題為《從上海光源到釷基熔鹽堆(追趕、超越三十年)》的報告中介紹,“熔鹽堆”以熔鹽作為冷卻劑,是第四代裂變核反應堆型之一,具有常壓工作、無水冷卻、核廢料少等優點,是國際上公認的可以實現釷燃料工業利用的理想堆型。上個世紀六十年代,美國曾建成一個熔鹽試驗堆,但由于種種原因最終放棄,沒有繼續推進工業應用。
我國釷資源儲量豐富,釷基熔鹽堆可以助力能源獨立,市場前景廣闊。面向國家能源可持續發展與節能減排的重大戰略需求,瞄準工業應用目標,2011年,中國科學院部署啟動了“未來先進核裂變能——釷基熔鹽堆核能系統(TMSR)”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(A類)。
“經過近15年攻堅克難,我們從組建隊伍、建設能力平臺到研發新材料、新技術,在釷基熔鹽堆研發中突破關鍵核心技術,為我國先進核能產業鏈布局奠定了科學技術基礎。”徐洪杰介紹說,“2023年10月11日11點08分,2MWt液態燃料釷基熔鹽實驗堆首次實現臨界反應;2024年6月17日10點12分,首次達到滿功率運行;2024年10月,完成世界上首次熔鹽堆加釷實驗,成為目前世界上唯一運行的釷基熔鹽堆(綜合實驗平臺)。”
我國的釷基熔鹽堆能源系統(TMSR)制定了實驗堆、研究堆、示范堆三步走發展戰略。根據規劃,今后還將在甘肅建立世界首座小型模塊化釷基熔鹽研究堆,用于高功率、高輻照工況下釷基熔鹽堆科學問題與關鍵技術的工程熱驗證。
“目前,我們正與國內工業界開展緊密合作,加快推動釷基熔鹽堆的工業示范和應用。由于很多關鍵材料和技術都是我們自主研發的,可以直接產業化,形成供應鏈。”徐洪杰說。
“報國講壇”是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推出的“講述身邊科學家故事”的精品講壇,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學子不忘科技報國的初心和使命,傳承老一輩科學家精神、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,勇攀科技高峰。自2021年創辦以來,已邀請11位科學家分享科研人生,深受歡迎。
特別提示:本信息由相關企業自行提供,真實性未證實,僅供參考。請謹慎采用,風險自負。
[ 市場動態搜索 ]
[ ]
[ 告訴好友 ]
[ 打印本文 ]
[ 關閉窗口 ]